【专访】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老师与学生互助共进——刘兴均教授


  • 2020
  • 12/23
  • 12:07
  • 教学动态

  • 1746
  • 浏览量


  

 

刘兴均 教授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中的汉语词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国际教育等

 

当我们第一次在网上寻找刘兴均教授的资料时,无数的好评扑面而来:

“人文学院年度教学综合评价排名第一的老师。”

“他所讲授的《古代汉语》是一门被喻为‘文科中的数理化’同等地位的课,枯燥程度可想而知,可这位老师却能够讲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投身于恩师门下,应该是此生最幸运的一件事了。他既是师,更像父,我上辈子定是做了天大的好事,今生才能遇见您吧!”

“作为刘老师的学生,有幸目睹了老师的儒者风范,耳闻了老师的谆谆教导,此乃平生之幸事!”

刘兴均教授,一位已经从事高等教育长达37年的教师,不仅在教学上出类拔萃,在科研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迄今为止,他在《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5篇,出版学术专著六部。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省部级项目三项。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今天,我们和这样一位博古通今的教授一起来交流阅读与学术研究。

 

问:您的日常生活一般是怎样的?

刘教授:基本上,我每天都会在六点三十分起床,在外面走一走、散散步,自己做一份早餐,吃完后八点去学院开晨会——行政人员、院级领导一起开的碰头会,开完会后开始办公,到上课时间就去上课。我在中午的时候一般会休息一下,因为我晚上睡得比较晚,所以中午不休息的话,下午就没有精力办公,一般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再开始办公直到下班。

 

晚上吃完饭后我一般要消遣一下,我所谓的消遣就是拉拉二胡,这是我到三亚学院长期坚持做的一件事。因为我觉得拉二胡不仅有娱乐性,而且对我这个年纪的人身心健康有好处,主要是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另外还可以训练大脑的记忆力。二胡拉一个小时左右,到晚上九点开始工作,基本上是做一些学术研究方面的事情,到十二点准备睡觉,一天的日程基本上就是这样了。但是,偶尔也会有一些应酬或者其他的活动打乱我的计划。

 

问:刘教授刚刚您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去研究一些学术方面的问题,我们想知道您从事学术研究已经几十年了,那么当初是出于什么原因才使您踏上学术研究这条道路的呢?

 

刘教授: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大学毕业后走上高校讲台,感觉还需要进一步充实自己的能力,所以选择考研。读完硕士以后工作了一段时间,还是知不足,又去读了博士。当时读博士主要是想改变一下工作环境。其一是为了谋生,再一个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所以我的课题是紧跟着自己的教学在做,反过来说,科研也反哺教学,教学与其实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大学老师和中学老师不一样,中学老师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很少讲自己的东西,但大学老师可以批判教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研究,比如说我上古代汉语课程,我们现在用的是王力的《古代汉语》教材,应该说是全国顶尖级的学者编写的,但是以我的眼光来看,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来自于对传统的一本书了解不够,这本书就是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说文》在清代被誉为是“天下第一种书”,清人推崇这本书到这种程度:读遍天下书,但你没有读《说文解字》证明不了你有学问;反过来,你没有读遍天下的书,但是你把《说文解字》读得很熟、很透彻,也证明不了你没有学问。这是王鸣盛的话,原话不一定是这样,但意思是这各意思。所以这本书是非常有用的,我在跟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讲古代汉语的时候,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都买一本《说文解字》来读一读。王力的教材里面有很多失误读与编者对“说文”学了解不够。虽然其中有很多学者是从旧时代走过来的,但由于专业兴趣所限,对《说文》了解不是很透彻。我说这个话的是有底气的。因为我在读博士的时候,我的博士生导师宋永培先生就一再告诫我一定要把《说文解字》读熟,因此我把《说文解字》翻来覆去地读烂了好几本,它的很多解释我都能背下来。

对我来说,学习研究实际上已经和自己的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人生的一种需要了,只要一天不做研究,心里就很空虚。

 

 

 

问:所以说学术研究已经成为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这么多年的研究工作,对我们来说可能会有点枯燥,刚刚开始时可能您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您是怎么对待和处理的呢?

 

刘教授:《礼记·学记》讲“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当你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有很多困惑,你就必须要去钻研、解决它们。有些书中的内容一时看不明白,你还可以去问你的老师和你信得过的一些学者。学问就像走路一样,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不可能一下就能到达顶峰,你们说的这种困惑在我初入门时也存在过,现在回想起来,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很多时候其实也是浑浑噩噩的,有些疑惑没有真正搞清楚,真正弄懂是在工作之后,从学生变为老师的时候,才真正懂得很多东西。

 

教书和读书是可以互表里的,你感觉到你学的不足,那么你就会去钻研问题,去弥补你自己的不足。如果不去教不去工作、不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你就不会感觉到这是个问题。这些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我现在回想起来,我有些课题实际上也是跟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说,我教《古代汉语》的时候就遇到很多教材对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简称“三字”)讲的不够清楚,常相互混淆。通过自己的钻研和研究,把终于把“三字”的界限、字际关系梳理清楚了,这就是一个研究成果。还有很多像一些文字上的问题也是通过教学来解决的。我在广西师大带硕士研究生的时候,给研究生开“文字学”和“训诂学”,通过上这两门课程,才真正把中国文字学和训诂学的知识弄懂,把传统小学中这两各分支学科的学术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楚了。但有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总之,就是要一步步的来,不会一蹴而就。

 

(就是说教学相长是教别人的同时也能锻炼自己。)

 

我们现在说的教学相长,他还有一种意思: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来到三亚学院,感觉我们的学生,有一部分还是非常优秀的,他们有时候会、提出一些问题促进我思考,有些问题提得比较深刻,也很有学术性,他们提出问题以后,我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找到了一个最佳答案。这对我这个当老师的来讲也是一种进步。这就是教学相长,它有师生互助共进的关系,不仅仅在你教的过程可以增长知识,你在教学生的时候,好的学生还会反过来促进老师的进步,我到三亚学院申报成功一项国家社科项目,这个题目是在我过去教过的一个学生提议下定下来的,当然,这个学生非常优秀,现在已经是重点大学的博导了。

 

问:我们现在是一名大学生,可能在本科这段时间也出现过一些浑浑噩噩的情况,有点迷茫,这短暂的四年学习生涯中,您觉得是找准兴趣点进行专项学习更好,还是尽可能的多元化摄入知识更好呢?

 

刘教授:这个就是说怎么处理“专”和“博”的问题,首先你要找准你的专业是属于什么专业,在立足于本专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拓展知识空间。比如说你们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你就不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普通的编辑或记者,甚至定位成扛摄像机的人。你要做记者的话就要成为一位名记者,而一名好记者的文字语言功底就得很扎实,这方面你们应该好好地提升一下自己的写作能力,很多新媒体的出去以后并不一定是当记者,也有可能是网络平台的策划人和营运者。反倒做记者的大量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这个不得不承认。为什么人家新闻报社、广播电视台更喜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去做?因为这些平台觉得他们的语言文字功底要比一般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出来的要扎实。这个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新媒体出来的文笔也很厉害,今年上半年的网易青媒计划,我们的同学做得就很优秀,这证明了只要我们努力,还是能够实现的。但是,我们从事这个专业,就不要仅仅把眼光局限于网络和媒体平台,要拓宽自己的视野。

 

 

刘兴均教授与他首次指导的三亚学院毕业生合影(图来源:三亚学院公众号)

 

对你们这个专业的同学来说,提高技术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文学素养和写作素养的训炼。你们现在在上的创意写作课,其实也是培养你们的写作,培养你们的文笔,所以一定要好好上这门课,一定要把自己的文学修养好好地提升一下。一是多写多练,再是多看看关于汉语言文学这方面的书籍,多了解一些古今中外的文献,尤其是现、当代作家的作品,从他们那里领略到写作的一些要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综合写作水平。

 

问:您刚刚说,我们平常写作方面的提升,有很重要一部分来自于阅读方面,但平时我们阅读到的知识,并不能很好的融会贯通。您读过很多书,您有什么读书方法或者是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刘教授:读书,不是说你读了一本书就能掌握这本书所有的知识,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你书读得多了,在写作的时候,它就突然从脑子里面冒出来,这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写作也是如此。我对文学创作没有什么研究,我是学语言的,我在研究语言词汇问题的时候就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有时候写着写着,突然想到以前哪个地方有个资料用在这里比较合适,但如果你以前没有过多的积累,你就想不到这些线索。它是日积月累地沉淀在你大脑记忆库当中的,你到需要的时候它就突然跳了出来,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现在读书,不要求你每一本书都把它读精,但经典的著作还是要反复地读,像我之前说的《说文解字》就需要反反复复地读,一定要读到很熟的程度。但有些书你就可以大致浏览一下,让他在脑子里有点印象。思想的火花在阅读和使用的碰撞中产生出来,当你阅读到一定量的时候,你脑子运转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突然冒出一个东西,你觉得这个正好我用得上,或者这个冒出来的东西记忆不清晰,但是我知道这个线索,就可以根据这个线索在网络上找到这条资料是在哪里、具体是怎么说的。

 

比如我在成都大学工作的时候,有次宣传部叫我为一个命名为”无负亭“的亭子写一副楹联,要求是鼓励学子勤奋好学的对联,我突然就想到有一个成语叫凿壁借光,但是这个成语的故事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在网络上去找,看看是哪朝哪代的人的事,接着又想到一个囊萤透亮的典故,所以我就把这两个典故凑成一幅对联——“囊萤透亮吟诗赋,凿壁引光诵典章”,最后镌刻在亭柱上,效果很好。所以说,有些东西它在你记忆库里面可能是非常模糊的,但你只要有个线索就可以找得到、查得到,所以还是要多阅读,让自己头脑中有大量记忆细胞,在用的时候它才会突然冒出来。对你们年轻人来说,不应该着急,要慢慢地尽量多适应。一般来说,从大学走出去能力较强的、事业上获得成功的很多人,就是因为读书多,喜欢写作,喜欢动手,所以他各方面的能力就表现得很强,工作以后就斩露头角。如果一个不好学的人,天天浑浑噩噩的,四年时间就用在打游戏、谈恋爱上面,他以后出去绝对不会获得大的成就。

 

问:那您觉得如今的研究生招生越发的呈现出专硕较学硕更为吃香的局面,学术研究的道路似乎不再备受青睐,面对这个现状您怎么看呢?

 

刘教授:专业硕士点这个词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但有的时候强调得太过了,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对这个问题,我不好置评。我们三亚学院也在争取专硕点。它和学硕其实都是国家需要的,都应该有人去做,但是就个人来讲,到底你是适合读专硕还是读学硕,这个问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的。比如说动手能力强的,那么你就可以走专业路线,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做深入地基础研究的,还是尽量选择学术研究这个方向比较好,学无止境,学硕它是可以一直走到博士,甚至更高,所以这个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问:您刚刚给我们推荐了一本《说文解字》,那么最后您能再推荐几本适合我们大学生读的书吗?

 

刘教授:推荐其他书的话,我比较倾向多阅读历史文献,比如说西汉司马迁写的《史记》,它对比东汉班固写的《汉书》读起来更加容易,并且《史记》的故事性也强,是比较适合你们读的书。还有一些现代的书,如果你们想要增长知识,可以多读著名学者写的书,比如鲁迅、郭沫若等。尤其是郭沫若的历史剧、诗歌和小说都写的非常好。如果你想更深入的了解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推荐看北京师范大学王宁先生关于文字训诂的一些书,去年她出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获国家图书奖,写的是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讲得非常透彻和简明易懂,虽然这本书是普及性的,但学术色彩也很浓,像这样的书你们都可以找来读读。



结尾

现如今,偷电瓶周某、1818黄金眼小张、马保国等快闪式"顶流"层出不穷,大家纷纷刷屏讲自己是"打工人"、"干饭人"来寻找属于自己的群体认同并以此自嘲,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坚定自己的内心似乎变得格外重要。刘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范式:在繁忙的工作和研究中找准自己的节奏,学术与教学相结合踏踏实实三十余载,做一位"读书人"及"教书人"。我们应少一点颜值崇尚,多阅读积累自己的知识库,多一点留心思索,坐稳自己的书桌,在短暂的大学四年时光里,让自己过得真正有所得、有所获。

 


(采访整理/新媒体1901屠天宇 刘承熙 沈宏淼 冯润泽 王盛通 朱标凰  指导/胡冬智 编辑/孙泉福)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