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均教授应邀到三亚市图书馆作公益讲座


  • 2020
  • 10/12
  • 16:40
  • 科研活动

  • 764
  • 浏览量

      2020年是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1周年,10月11日上午,我院副院长刘兴均教授应邀到三亚市图书馆为甲骨文金文书画苑的书法艺术家们做了“甲骨文、金文的构形及构意”的讲座。此次讲座是三亚天涯论坛文化系列讲座之一,由三亚市老教授协会会长葛君先生主持。

      讲座正式开始前,主持人葛先生向大家介绍了刘兴均教授,并对刘教授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到市图书馆为古文字书法艺术家及其爱好者作公益性的讲座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讲座中,刘兴均教授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及生活经历针对文字的构形与造意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全程讲座内容十分丰富,讲解深入浅出,极为诱人。刘教授首先指出:汉字来源于图画,她是世界上两大文字体系中的表意文字中唯一的活标本。她经厉了商周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演变,但其表意的性质仍然存在,仍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接着,刘教授按照植物、动物和人事的类别,择取近百个汉字逐一分析其该字的结构及其构字意图。在谈到与人体各部位名称的记录符号时,刘教授引用东汉许慎在《说文》序中所说的“‘近取诸身’与‘远取诸物’来探讨其构字的理据,详细讲解“目”、“口”、“自(鼻)”、“耳”、“舌”等字造字时多取自于人自身。而涉及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诸如“灾”、“祸”、“福”、“发”、“薶”、“沉”等字则多取之于客观外物。“近取诸身”与“远取诸物”都涉及到造字时参照物的问题,也涉及到思维方式中的联想与类比。

      刘兴均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汉字的发展演变规律为大家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强调了汉字构成的内部形式大都与古代中国人联想和类比的思维方式有关。讲座过程中,刘兴均教授为听讲者分享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使大家兴趣盎然并深受启发。

      最后,在场的古文字书法艺术家们与刘兴均教授交流互动,葛君先生进行了精彩了点评,刘教授还为书法艺术家们推荐了刘钊、冯克坚主编的《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王宁《汉字构形学导论》和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我院米会老师、蒋煜锴等同学参与了这次公益活动,并为讲座的成功举办付出了汗水和辛劳。

图/文 米会


CONTENT END

  • 科研活动
  • 教学动态
  • 科研活动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