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师印尼初体验


  • 2018
  • 12/31
  • 22:32
  • 印尼研究中心

  • 960
  • 浏览量
       2018年8月13日,作为一名公派实习汉语教师,带着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对我的嘱托和希望,我有幸来到印度尼西亚亚洲国际友好学院任教。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无论是对于汉语教学工作,还是对于体验印尼与中国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我都有了新的感受。
在印尼,我是一名中国游客
       20年前的印尼排华事件,相信很多人至今都记忆犹新。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吧,我没有丝毫的忐忑,就这样风风火火的到了印尼棉兰。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走出机场那一刻,我就开始想念中国国土。因为,棉兰这座城市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吧。
       但是,作为一名游客,我还是想要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城市... ...在这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感受了印尼的“风味”。周末,我们参观了印尼的各类寺庙、古迹遗址、以及大街小巷的独具印尼特色的建筑,也通过学校形形色色的活动了解了棉兰华人的生活以及印尼的风俗文化,如:印尼华人的宗亲会、印尼华人的祭祖活动、学校同事的婚礼、以及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的特色开学典礼。其中,最让我惊讶的是宗亲会,我们所参加的是棉兰华人的颖川堂宗亲会,起源于秦王政17年(公元前230年),以古老的颍水得名。我惊讶于其在这几千年来的颠沛流离中仍旧不忘初心,更是惊讶于在异国他乡的他们还能够如此精诚团结。他们不仅仅是保留了宗亲会这一古老的家族活动,更是将颖川堂的“颍水家声大,浮山世泽长”的精神在棉兰发挥到了极致。让我至今难忘的是他们那带有闽南语腔调的汉语,他们用汉语主持活动,用汉语交谈,用汉语唱歌,让我一度以为我还在中国,有了家的感觉。在每一场活动的参观交流中我们都充分感受到了印尼华人的友好与宗教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我有了足够的勇气相信这一趟旅程最后一定会有丰富的收获。
       关于对印尼人的误解:可能也是因为“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我好像一点也不害怕这种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英文,就以为能够走遍世界。然而,第一步就碰钉子了,用打车软件Grab打车的时候,司机打电话问我具体位置,在他说了一连串听不懂的印尼语之后,我尴尬一笑,Sorry,can you speak English?随后电话那头立即传来了“嘟嘟嘟......”我以为没有了后文,正抱怨着准备取消订单的时候,司机在Grab里给我发来了消息,我才反应过来Grab可以自动翻译,而且司机的耐心让我出乎意料。终于上车了,看着司机黝黑的皮肤,想起了学校老师给我们的一些忠告,我心里竟然出现了一丝害怕,正在盘算着如果他有什么坏心思,我们三个女孩儿能不能打得过他的时候。他小心翼翼地递过来他的手机,上面翻译写着:注意安全,有小偷。此刻我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印尼人的看法就此改变。原来,印尼人也是很友好的。



       关于印尼的“慢”生活:说到“慢”生活,很多人可能以为三亚这个养老城市的生活就叫“慢”生活,但是如果你在印尼住上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印尼才是真的“慢”。首先,印尼人从来不赶时间,假如一个宴会说中午12点开始,他们会在12点才从家里出发,我猜这就是他们的宴席都采用自助和流水席的原因吧。参加过学校一个同事的婚礼,邀请函写着12点开始,我和同事们在1点多才到,以为已经错过了,结果才刚开始。这是一场典型的印尼婚礼,不是在教堂也不是在酒店,但却有华丽的服装,庄重而欢快的气氛,比起中国的闹婚,这样的婚礼更具仪式感和神圣感,新郎新娘会和每一个客人合照表达感谢。除此之外,印尼有很多咖啡馆,小巷子里、马路边、甚至一个普通加油站都会有咖啡馆,里面摆满了各式甜点,常常是人满为患。一杯咖啡一个小蛋糕,坐上一下午,聊聊天看看书......除了惬意好像没有什么词能够形容了。在中国,来往的行人路过咖啡厅买上一杯咖啡就走了,坐在咖啡厅的要么在等人,要么在谈事情,极少有人静下来花一下午时间品咖啡吧。

       关于印尼的宗教:据我们查阅资料了解到,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总人口约2.58亿,其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而且政治人物是不允许支持无神论的,不然会被认为支持共产主义,在印尼是违法的,没错这里有一点自相矛盾的味道。我常常在棉兰大街上看到穿穆斯林服装的人,在炎热的大街上还裹着头纱穿着密不透风的长裙,这种坚持可能都是源于对宗教的信仰吧,它能够踏平一切障碍物。当然啦,他们和其他国家的穆斯林一样,也不吃猪肉和狗肉,因为先知认为猪和狗都是不洁净的。学生告诉我说他们还会坚持去礼拜。我去参观过两次寺庙,一座是穆斯林的,庄重威严,进门脱鞋,用池水洗手,围上了寺里的长袍保证不露出腿。信教徒热心的用手比划着告诉我们要怎么完成上述动作。进入寺庙我能清楚的感觉到信徒们的严谨和虔诚,让我觉得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如此的格格不入。除了那座穆斯林的寺庙,我还曾误入过一个华人居住的区域,碰见了一个佛教寺庙,观音和弥勒佛,莲花底座和大蜡烛,还有繁体字的佛教经文,可见中国文化在印尼华人的心里并不曾遗失。
       印尼棉兰,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地方,一个有信仰的地方。三个月的时间改变了我对这个城市的看法,他们不是穷,只是他们的追求不在于经济物质,而在于精神信仰。他们不是不喜欢享受,只是他们所享受的不在于是否高端是否昂贵,而在于是否符合内心。

在印尼,我是一名汉语教师
       关于我的课堂:亚洲国际友好学院的汉语课堂分为听说课、读写课、以及综合课。而我教授的课程是听说课,着重于学生的听力和发音,以及开口说汉语的能力。对我最大的挑战不是按部就班地上好课,而是如何想方设法更好地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纠正闽南语(印尼大多华人迁自福建)对他们所造成的发音影响。汉语教学的基本课程包括拼音、生词、基本句式、对话等,对于华人学生来说,基本的拼音都认识,但是发音标准仍是一大难题,如“ün”的音不会发,“si”和“ci”分不清,平翘舌分不清。在跟仅有的当地的汉语教师交流学习之后,我会在课堂用一些有趣的绕口令来训练发音,如“小四刺字,小四在刺字,四次刺四字,四字都是四”。而生词最大的问题在于会读不会写。对话时也会出现用词不准确以及语序不恰当导致语句不通顺的问题。为此我在课堂上将汉语学习融入生活,走进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主动开口去说,大胆发音,便于我能够准确地纠正。在课余时间,我会跟学生用中文聊天,我始终坚信,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比简单的一堂课能学到更多,要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融入生活,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语言学习效果。如,今天学习了“我的名字”,在课后我会通过Line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学生也都十分配合,不论课上课下都会积极回答我的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汉语学习,看着学生发音的进步,我十分的自豪,可能这对于一名老师来说就是幸福吧。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误解:在来印尼正式成为一名实习汉语教师之前,我所理解的对外汉语教师只是教会外国人说中文,一个简单而普通的职业。很多朋友曾经对我说,教外国人说中文有什么难的,我也可以啊!我没有反驳。因为,那时的我的确也这样以为。直到真正站上讲台的那一天,我发现,我错的很离谱。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说汉语,我们更是中华文化传播的纽带,我们肩负着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任,我们所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说汉语这一项技能,还是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走出国门的我们,也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更是促成中外文化交流、合作共赢的重要纽带。如今,世界正在对汉语、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对外汉语教师对于中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国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对于印尼棉兰的汉语教师而言,汉语的教育是在拯救被印尼“本土化”的华人。棉兰的华人在印尼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在我班里的学生基本都是华人家庭的孩子。据亚院理事苏先生讲述,棉兰的华人讲汉语的水平层次为:老一辈闽南地区移民过来的华人会说闽南方言和普通话,中年人因为印尼政府的压制,基本不会说汉语,而经历了多年的反抗与改革,现在的印尼华人将汉语作为一门外国语在学习,所以青年华人大多会说汉语或者想要学习汉语。致力于棉兰华人汉语教育的苏先生有一句让我佩服的话:“汉语教育对我来说不是事业,是责任。我不为挣钱,只为帮助华人,团结华人。”反省自己,作为一名生于中国的中国人,我愧于仅仅把汉语教育当做了普通的职业。说汉语应该是所有中国人包括外籍华人所拥有的权利,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弥补他们这些年对汉语学习的空缺。这样的责任应当是神圣的伟大的,值得我们为之而努力。
       想要做好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所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现在的我仍然不够资格被称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个月的时间远远不够我探索印尼的文化,更是不够我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汉语教师,所以,只愿剩下的日子,我能不忘初心,更加努力学习,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


(三亚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周黎)





CONTENT END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招生电话:0898-88386743
  • 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方抖音号

    • USY人文与传播学院官网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