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冯汝常教授、《三亚日报》记者诗人陈吉楚、周素焕老师、王贵涛等一行,到陵水县陵河诗社及复合艺术馆进行了文化考察与交流。人文学院的此次考察交流受到了相关负责人李其文老师、海南省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陈云胜等人的热情接待。双方就今后开展诗歌创作、文化创意交流活动,达成了初步共识。
在李其文老师的引领下,首先参观了北文南四路的陵河诗社。竹木柴门旁,绿植满葱翠。在门口红旧方板上,一行飘逸的白亮色字体,映秀出诗社的名匾。走进庭院,红砖铺就的庭院四周,生机满满的绿色显得清幽明亮,几丛时卉点缀其中,淡雅清新。茅屋顶上,尽是牵牛的绿蔓和紫花。屋内,古旧的木椅、地板、书架、暗灯等,无不传达出一种诗意栖息,让人沉醉得优雅畅享。李老师拿出诗集《出生地》及录制诗歌唱作品《陵河水诗乐集》,让我们看到了诗社的成就。作为诗社的核心人物,李其文老师集结了一帮陵水青年成立诗社,为人生抒怀,为故土放歌。李其文老师介绍了诗社的概况,对于近期开展的“为人民读诗”等活动也谈了规划安排。冯院长表示,诗歌作为一种阅读文本,完全可以变成一种可听的音乐,或是可视的绘画等,艺术往往是相通的,今后三亚学院将开展诗歌走进校园活动,欢迎诗社到学校进行诗歌交流与专题讲座。
接着,来到不远处的复合艺术馆。该馆作为海南首个民间自发成立的先锋艺术馆,自今年初成立以来,便吸引了众多的艺术家和文艺爱好者。该馆将文艺爱好者的才情凝聚在一起,成为陵水的一张文化名片。馆内设有现代油画、独立音乐专场、独立电影、现代书法与篆刻场、版画场、文哲室、静谧展厅、画室、独立书店、诗场等多个功能区。茅草屋顶,木质的桌椅与窄梯,每一处拐角,每一丛绿色,每一寸光影,都安静、闲适,恰到好处。在这个艺术空间,每一个文艺者的心灵都可以得到疏放,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生活。
李老师介绍说,不同于诗社的自发成立,复合艺术馆的成立得到了社会文化企业等相关支持,但建馆之初,仍是一个筚路蓝缕的过程,这也体现了他们回到家乡建立文化基地,进行文化交流、带动文化中心发展的决心。该馆成立后,社会的参与度很广泛,也包括了一些自由职业者。复合艺术馆是非功利性的,期望在为群体提供这样一个场地的同时,去影响爱好艺术的人。冯院长表示,诗社和艺术复合馆的成立是很有意义的,城市的文化不应只是外在的景观表象,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文化底蕴,文学不只是大学书本里的文本,更应如诗社和艺术复合馆中呈现的生存状态,在这里文学是生活,生活也成就文学,文学的价值观与发展,成为鲜活的现实,体现出当下人们内心价值的期待与梦想。
冯院长向李老师等人介绍了我校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的发展概况以及文学创作活动开展情况,就文学与文化创意产业等发展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分享了我院创意写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最后,双方就今后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活动达成了共识。初步约定,陵河诗社、复合艺术馆将参与我院今年五月中旬即将举办的“五月花,四季情”创意文化活动,应邀进行创作交流。双方表示,愿意为今后的合作交流做出努力。
据悉,本次活动得益于省文联牵线搭桥,是我校与海南省区域文学加强交流合作的一部分,必将对文学专业教学与创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文与传播学院供稿 图/文 周素焕 )
CONTEN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