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热点评议 | 知识与创新:在大学能学到本领吗?

2024-12-12 15:14:0210

2024127-8日,在三亚学院召开“御风同行,对话教育新可能”2024海南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参会嘉宾多是业界有重要影响的知名人士,李书福先生分享了他对教育现状的观察以及如何办教育的设想。据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这位被他的学生称谓“根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认为:“教育应该以知识为导向,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对于教育将带来深刻的影响,学校要做好准备,迎接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拐点。”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先生认为:“AI时代教育应从知识灌输转向培养创新和思辨能力,创新才是未来竞争力核心。国家和地区竞争最终是创新能力竞争,而教育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很多参会嘉宾都谈了大学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贯穿整个论坛主题的核心词就是知识与创新。

聆听了诸位先生的讲演,我作为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些认识与大家分享。

我的问题是,大学能教什么?换言之,即李书福先生是大学培养出来的吗?比尔·盖茨是大学教出来的吗?仔细思考,他们二位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自我通过知识再造,即创新获得的,这是主因。如果再了解一下其他企业家的经历,如马云先生、马化腾先生、严介和先生等等,之所以他们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一定是大学教育的结果。概而言之,几乎所有的著名企业家都是通过知识再造获得成功的,也就是说创新是现象,内涵是知识再造。

那么,他们和大学又有什么关系呢?纵观中外大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我们看到的是师生互动中一本本教材累积的成熟的知识分享与传承。

因此,大学教育本质让学生获得知识认同。如果我们确信知识是获得确证的(或者说验证的)真正的共识(也有人称之为信念),那么,知识是作为一种群体操作的技术存在的,受到技术、政治、文化、信仰等等多方面的影响。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这门课就具有极强的特色和群体信念,而量子力学这门课则为一些具有较高自然科学知识共同体的真信念。

无论自然科学课,还是人文社会科学课,在大学教育中都是在传播创新完成了的成熟课程,大学生学习这样的课程就在于获得知识认同,乃至走向社会用这样的知识认同做一些基础工作,这是知识界存在的基本意义。

如果从此意义上讲,大学并不能有很多创新。但凡正在创新或者创新中的知识,这些知识的结构还没有达到很稳固的模式,有待于成为理论,这就需要进一步用实践来检验。

如果思考大学何以创新,这需要从实验室、社会实践实习处着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且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知识再造的过程,或者说创新的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大学旨在训练如何获取知识,且能够有效地应用知识,这就是师生知识认同的传播与传承。当一些人能够在这些基础上能够进行知识再造,这就可能导致创新型企业的诞生。

概而言之,一位合格的大学生一定明白获取知识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获得知识认同,即真掌握了知识,否则即使自以为通过搜索,人工智能快速获得了知识,也不能说达到了知识认同,因此,大学毕业后的一些人员常常被人认为知识储备不够,能力不足,就在于他吃的是快餐,而大学教育教学则属于细火慢炖的营养套餐,这样才会使得学生不至于吃坏胃,伤了神经。

到目前为止,我仍然认为系统的学习是大学培养人才最本质要求和底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多地取决于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和主动的持续的试错精神。

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发现人工智能并不能替代自我学习与知识再造。AI是技术不是目的,只有人才是目的,这是我的教育哲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