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计划

2022-05-30 18:24:000

《形势与政策》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不断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教育。

 本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教学方式上,本课程采用的是MOOC的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内容上,通过即时有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培养学生建立正确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不断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时效性、广泛性特点,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较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国内外形势政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领域现状及未来走势,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本课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国际形势和发展大势以及中国特色,使当代大学生认清时代发展趋势,明确自身的使命,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明确、主动担当历史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课程主要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和教育部教学工作要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在大一至大四的4个学年8个学期有针对性设置全程不断线的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具体为大一和大二每学期线下开设2个专题,其中1个国内专题、1个国际专题;线上由习近平教育思想和国内形势政策两大专题构成。大三和大四线上教学内容为习近平教育思想和国家政策方针两大专题构成,线下为国内形势专题研讨。通过教学,使学生“懂中国、懂世界”,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及个人能力,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课程建设目标

       (1)本课程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原有《形势与政策》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拟通过一年的时间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卓越、职称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具有开拓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师队伍。

       (2)本课程在原有课程开设的基础上,加强教学资料建设,进行线上教学视频录制和教学网站建设,并依托芯位教育平台、雨课堂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搭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优势提高教学实效性。

       (3)本课程通过积极开展科研、教研活动,提高教研科研水平,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方式,使我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总体水平上一个台阶,使《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成为精品示范教室。

       2.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与措施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的共同基础课。为将本课程打造成精品教研活动示范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第一,通过参加培训、集体备课、规范教学活动、录制教学视频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二,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建设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梯队。

       第三,通过固定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争取培养学术带头人1-2名。

       3.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建设思路与措施

        (1)教学内容建设思路与措施

       在教学内容上,《形势与政策》课程主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文件的要求,以《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为蓝本,根据国内外形势政策热点和焦点的发展要求和教育部教学工作要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设置和建设教学内容,以保障课程的动态性、即时性和实效性。

       ①在大一至大四的4个学年8个学期有针对性设置全程不断线的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具体为大一、大二每学期线下开设2个专题,其中1个国内专题、1个国际专题;线上由习近平教育思想和国内形势政策两大专题构成。大三和大四线上教学内容为习近平教育思想和国家政策方针两大专题构成,线下为国内形势专题研讨。

       ②录制“习近平教育思想”专题学习视频,充实芯位教育平台上教学视频和教学资源。

       ③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建设置《形势与政策》学习网络平台。其中包括思想理论、专题学习资料、教研活动、习题库等板块。

       (2)教学方法建设思路与措施

       本课程建设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主要依托芯位教育平台、雨课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①线下专题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专题讲授法、辩论会、讨论法、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同时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一,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线下教学方式。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其二,开展线下专题研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力度。此方式主要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撰写发言稿和讨论、提问等方式,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不断定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线上慕课学习方法

       本课程依托芯位教育平台、雨课堂,建设线上学习资源,通过定时开放学习资源,让学生进行线上自主学习。同时,依托平台的答疑平台,建立教师定时答疑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本课程依托形势与政策网站的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不断扩大优质课程的覆盖面,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

       4.教材建设思路与措施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由中宣部和教育指定,学生辅导资料为《时事》DVD。因此,本课程的教材建设主要集中在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资源和习题库的建设上。主要体现在形势与政策网站上不断丰富和充实思想理论、专题学习资料和自测习题库上。

       5.实践教学建设思路与措施

       (1)采用课前调查、课上演讲、辩论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2)依托形势与政策网站学习资料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资料和学习材料,依托芯位教育平台讨论互动功能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3)根据国内形势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办单位,在三亚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范围内开设学习教育比赛活动。

       6.教学评价与考核建设思路与措施

       (1)教学评价方案

       本课程依据每学年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设置与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价。每学期由学生对应相应评价模块中的指标进行打分,所得分数相加即为该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评价分。

       (2)课程考核建设思路与措施

       本课程考评坚持知识、素养、思维能力全面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结合学生的出勤情况与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具体措施如下:

       ①分值分配权重

       本课程的最终成绩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认定,以第8个学期线下结业考试为准,结合4个学年的学习情况,一次性计入成绩册。具体为将每学年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情况给与过程性考核分数,其中,学生出勤率占比20%,课堂表现占比20%,慕课线上学习成绩占比60%。四个学年的过程性考核分数总和的平均值的20%作为本课程的平时分计入总成绩。第八个学期进行一次线下课程结业考试,按照80%计入总成绩,最后折算出形势与政策课的总成绩。

       即:

       总成绩=结业论文成绩80%+平时成绩20%

       平时成绩=4个学年(考勤20%+课堂表现20%+慕课线上学习成绩60%)的总和 / 4

       ②考核标准及要求

       考勤 :学生每周考勤占5%,要求每次考勤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考勤分满分。迟到一次扣3%,旷课、早退一次扣10%;旷课、早退超过二次禁止参加考试。

       课堂学习表现:每堂课进行课堂随机提问(5%)及课堂学习用心情况(15%)。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满分,回答问题不准确,或思路不正确依程度给分;课堂睡觉、玩手机、讨论不认真等情况依不同程度扣分。

       期末考试: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课程论文方式进行考核。本课程给定论述题目,要求学生在给定的选题中选择一个选题,自拟题目完成1200字以上的标准格式课程论文。

       论文分值权重分布:选题规范,论点正确(10%);理论阐述准确,主题明确(30%);论证合理,逻辑清晰(30%);语言流畅,表述准确(10%);字数与格式符合要求(20%)。

        7.教学保障建设思路与措施

       (1)教学机制保障建设。本课程建设是在学院统一指导、立项规划并进行组织评价的背景下开展的,具备学校支持、领导统筹、管理科学、资金充足等优势。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本课程将严格按照课程建设计划,分级建设、分责到人,春学期完成中期检查建设规划,秋学期秋学期完成精品课程教研活动全部规划,并取得显著成效。

       (2)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保障建设。本课程所依托的慕课平台(芯位教育平台)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均以具备课程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建设的要求,能够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本课程拟定本学期录制教学视频、搭建形势与政策网络平台并初步运行线上教学;通过总结经验,下学期在充实、完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线上混合教学资源。

       (3)课程教学团队保障建设。本课程已基本具备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教师梯队。下一步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其他高校优秀教学模式,总结经验,研究新形势下的内容、方法、途径,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色和规律,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其次,固定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备课会,一次听课评课会,总结、交流、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经验。每年举行一次年会,开展学术研讨,交流研究成果。最后,在下一学期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申报课程相关的省级科研课题,积极推动、参与课程改革,探索先进教学模式,提高团队的教学科研能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