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授纲要

2018-03-19 20:48:00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授纲要(讨论稿)

社科部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马原”),按照陆丹教授的思想,应该重点讲清三个问题:其一、唯物史观。历史是如何演进的?文明进步的动力何在?如何才能建立比较合理的社会历史观念,从而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层层迷雾中洞穿历史的本质?这就需要解释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之一切变化所以发生,归根结底都是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的,也就是反马克思主义者所称的“经济决定论”。当然要讲清楚“经济决定论”和“历史决定论”这些概念,充分展示它们的前提条件和发生作用的曲折性,以免陷入独断和片面。其二、实践观念。在马克思这里,实践不只是认识论范畴的,它根本就是本体论高度的。就是说,实践性是诸存在的最后原因。所谓“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所称的“对象性活动”,无非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什么是实践?生产和再生产物质生活资料之一切活动而已。实践观念是唯物史观的逻辑延伸,它强调两点:生活创造并改变观念;行动高于并检验思想。其三、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对于前人优秀成果比如黑格尔之辩证法、费尔巴哈之实践观等的批判之上,也建立在对于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即资本主义的批判之上,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及一切优秀思想的灵魂。批判并非完全否定,而是既吸收又否定,在此前提下达到进步。文明进步永无止境,没有一种制度设计是完美无瑕的,而进步的永恒动力就在于我们对于更加美好社会的无限渴望。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就是要培养青年学生的质疑品性,保持他们永不停歇的创造活力。

讲清这三个问题,唯物论与唯心论的高下之判也就不言而喻了,不管唯心论怎样有力地发展了认识论和逻辑学;资本主义必然被更好的社会制度所取代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资本主义暴露的缺陷人所共睹,而且在逻辑上它也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点,否则我们本该无需进步了;共产主义只能在对现实的永不停歇的批判中逐步建立也就变得令人信服了,因为共产主义从来不是某种现实的状态,而只是某种现实的运动,它只能在对现实的不断超越中才能得以无限呈现。我们同时提倡在比较中讲解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毫无来历的,在它身上甚至可以找到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子,也可以在某些层面上和孔子的大同思想具有相似性。正是在和人类一切优秀思想的互相比较中,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才能看清哪些东西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哪些则是伪马克思主义从而需要予以清除的。当然不能把这种比较做成哲学史,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紧要之处在于其活的灵魂,而不是几个术语和概念,不是书斋里那些陈腐的东西;而且马克思主义也不只是哲学,它还是社会学和经济学,为比较而比较是多余的,为炫耀知识而比较是肤浅的,我们只为彰显真理性而比较。

根据上述思想,我们提出《马原》一课的如下讲授纲要,请各位教师讨论批判。

第一讲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的遗产

马克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其和人类其他优秀思想比较有何独特性?为何获得巨大影响及崇高地位?仍有当代价值否? 

二、继承与修正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本人思想的异同;苏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西方学术的马克思主义。 

三、批判与否定

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批判;哈耶克对苏联共产主义的批判;后现代学者对总体性的批判;经济学家对剩余价值论的质疑。

第二讲 实践本体论

一、本体论和认识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简单讨论,以界定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品性。本体论回答“世界是什么”或“世界何以存在”的问题,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或决定论与非决定论两大阵营;认识论回答“世界能否及如何被认知”的问题,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大阵营,其中可知论又进一步分化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两块。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本体论和能动的认识论。

二、何谓实践?

“感性对象性活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和“阶级斗争”。

三、“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实践本体论是对黑格尔“绝对精神”等理性神秘主义的彻底批判,它宣称两点:生活创造并改变观念;行动高于并检验思想。

第三讲 唯物史观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进步的、乐观的、整体主义的历史哲学。经济生活的决定意义。

二、资本逻辑与全面异化

对现代性的猛烈批判。注意区分马克思的批判和法兰克福学派及后现代理论的批判。

三、私有制的膨胀与爆裂——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

革命的政治经济学;暴力论者与预言家;预言是否破产?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强化;对预言的预言。

第四讲 共产主义

一、人类共同的终极理想:对有限的超越

何谓有限?如何可能超越有限?比较柏拉图理想国、莫尔太阳城和孔子的大同社会,以及它们背后隐藏的技术要求;技术决定价值。

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彻底和解”,是否可能?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否可能?

三、哲学与宗教的通约

作为“现实的运动”和“现实的状态”的共产主义。

能够合理地比较共产主义和基督教天国理想吗?

结语 每个人的马克思主义

永远的批判精神和理想主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