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系副教授李健英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南吴北范寡头垄断格局对近代中国化学工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进入到中期研究阶段,具体研究内容摘要如下:
酸碱产业是近代新兴化学工业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工业,其产品主要用于工业原料、国防军工及农业领域。本课题主要研究中国酸碱工业从替代产业的建立、工厂设计领域的技术创新,到装备产业的国产替代历程,并总结其成功经验:
1.1917-1937年间替代产业的发展。东亚地区采用酸碱工业的发展始于一战末期。1914-1918年间,受欧洲战争的影响,英德等国的酸碱产品囿于海上交通梗阻及欧洲地区的物资短缺,无法供应中日等国市场,酸碱产品价格飞涨。中国、日本建立苏尔维法制碱工厂的尝试同时开始于1917年,这是一次典型的高技术产业的替代历程。1926年,中国民族企业永利制碱公司率先取得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的突破;1929年,日本德山公司终于攻克此项技术难题。中日两国在此项技术上均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1937年2月,永利建成规模庞大的硫酸铔工厂,中国具备了酸碱两翼。基础工业领域替代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为国内其他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很快,抗日战争旋告爆发。
2.抗战时期侯德榜的技术创新。战争时期,酸碱产业在国防军工领域的重要作用显现出来。永利碱厂很快被日本占据;硫酸铔厂遭受敌机三次轰炸,后亦被日敌侵占。同时,日本在沦陷区疯狂掠夺中国盐产资源,将之当做酸碱产业的原料。因沿海盐场全部沦于敌手,国内制碱工业只能使用内地井盐作为原料,成本高昂。工厂内迁重建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侯德榜开始探索酸碱联合生产的方法。设计成功后,新技术被命名为“侯氏碱法”(新中国时期称为“联碱法”)。侯德榜作为当时国内最顶尖的技术专家,具备了在设计领域技术创新的能力,然而工厂关键设备仍然严重依赖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
3.酸碱产业的生产设备国产化。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工业界将重点放在复工复产上,而侯德榜等的关注点逐渐集中到农业领域,试图通过化肥产量的增加提高农业产量。新中国时期,联碱法作为低成本、大规模的酸碱联合生产技术,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侯德榜一直未放弃对这一新技术的完善和探索,这一阶段工作重心则转移到设备领域的国产替代。由于关键设备的全部国产化难度过大,联碱法在推广阶段缩小了生产规模,侯德榜还探索对设备要求较低的碳酸氢铵等产品的生产。化肥产量的提升有力支持了新中国的“备战备荒”政策。
成果应用:在疫情、贸易战等影响下,全球供应链时常面临中断的困境,“芯片荒”的出现使国内出现了投资芯片产业的热潮。这种情况与百年前一战导致的碱荒十分类似,侯德榜带领一批归国留学人才实现中国苏尔维制碱技术突破的历程,可以为当下攻克芯片产业的技术难题提供历史借鉴。华为作为国内信息技术领域的领头羊,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设备、技术领域的限制,“卡脖子”风险让国内实业界开始关注全产业链建设及高端装备产业的国产替代问题。而侯德榜从1942年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一直试图实现联碱法生产设备的国产替代,侯德榜等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巨大成就及其突破困境的历程,同样可以为实业界提供重要的经验参考。
文:李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