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5点整,由朱荣科教授主持的“存疑沙龙——从‘国进民退’说开去”在财经分院会议室正式开始。参与者包括财经分院陆德明院长、王永波书记、韦鹏飞教授、陈曦副教授、王欣博士,以及财经和管理两个分院经济学专业和对经济学感兴趣的的中青年教师。其宗旨是配合经济学重点课程建设,以扩充教师知识面,改善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为目标,锻炼青年教师能为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证或规范的建设性意见的能力。
朱荣科教授提出,何谓“国进民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即是民营经济的倒退,国有经济强化;从总量、流量和存量以及增量分析上看,即为国有经济是主流,民营经济处在配角位置;从政策导向上看,则是政府行为使国有企业作用强化、民营企业朝向“二等公民”继续倒退;从市场作用的发挥角度(即经济运行的过程)看,“国进民退”表现为市场作用失调,国有企业垄断能力和对经济的控制能力继续强化,这种力量来自于政府的政策或间接与直接的引导上更多地给国有企业“吃小灶”;从资本积累速度上看是国富大于民富;从产业结构的匹配程度看是民营企业生存空间倒退并危机加重。不管是从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总量和增量的角度、从行业方面的产业结构变化、从民富与国强的角度、还是根据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判断,我国“国进民退”的趋势都表现得十分明显。
那么,对 “国进民退”应该做出怎样的价值判断呢?陆德明院长指出,“国进民退”绝不可能是这个政府的长期行为选择,它仅是一时权宜。1988年汉城奥运后行经济泡沫破灭,政府对现代集团和大宇集团的扶持是“国进”的做法;2008年次贷危机后形成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上也坚持了“国进”,也坚持了政府对大公司的倒闭和避免倒闭而采取扶持政策;1932年罗斯福与胡佛精选总统时的罗斯福新政也是强调政府的作用,这也是“国进”。我们不要把“国进民退”的现象看得过重。朱荣科教授和张永起老师则认为,根据市场经济的机理和制度安排的内在要求,“国进民退”不能说是正确的。理由是,1992年中国经济的突然刹车,采取的是强调“国进”,货币政策的执行使诸多企业“突然死亡”,使中国在低谷中徘徊至2000年左右,而同时期,朱镕基在上海一心一意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刹车,因为企业有自我适应过程,表现为“国进”方面的刹车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否定, 国家对经济微调可以,但决不能有过分的调整举动。
还有其他的青年教师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如,王微认为,今天形成的“国进民退”是中国经济发展之必然。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好与坏,目前还看不清楚。贺群舟提出,不能单纯的说“国进民退”是对还是错,而要看看这种举措对公平和效率的改善是损失了还是增进了,这是福利思想的一种表述。高东方指出,目前中央政府虽然对“国进”的某些方面也进行了限制,但效果不明显。例如,垄断的电力行业高管层面的工资收入,实际上下降了5%。陈洋林的观点则是“国进民退”的效果如何,要看控制力的大小和控制效果来决定“国进”是否正确。美国对金融危机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与美国国情上的巨大差异并不能导致我国也应该采取宽松做法。目前,中国的房地产政策,也到了对货币政策进行好好总结的时候了。
本次沙龙活动最终在王永波书记的总结发言后圆满结束。他表示,通过学术沙龙的形式,不仅有利于青年教师扩充知识、增长见识,更有利于他们彼此之间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只有这样,青年教师的科研动力和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这样的沙龙活动在财经分院还会定期的继续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