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规系师生参加上海交大“智能双碳”创新设计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4-08-07浏览次数:0

2024年7月18日至7月22日,我院环规系环境设计专业袁栩铷、风景园林专业任芮瑶、城乡规划王宇杰、丁泽鑫4位同学,组成跨专业“智能双碳”创新设计联合分队,在吴耀华、郗瑞鲁老师的带领下,赴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参加了“智能双碳”创新设计工作坊,这是我院环规系师生第二次参加上海交大创新设计工作坊。


图1可视化数据平台样图

7月18日入住酒店后的当晚,王伶羽老师就举行了开营仪式。首先,王伶羽老师详细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研究院的概况和课程安排。据王老师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研究院基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一流学科群资源而建立,以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为支撑载体,围绕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整合智能设计,双碳设计等前沿设计资源,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合,打造一流设计创新人才孵化、学科融合以及文化创意产品培育高地,构建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融合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平台,是由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胡洁教授领衔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新设计研究工作坊大师云集,注重科学探索与产业融合,致力于用创新设计探索未来协调发展新方式,构建面向未来的创新设计新范式。



图2上交大王伶羽老师讲解课程安排

随后,王海瑞老师简单介绍了“智能双碳”可视化数据平台的搭建思路和前期准备工作。本期工作坊课程致力于在中国“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运用系统设计思维,推动学生在不同专业理论与知识的基础上,探索“双碳”目标视域下的创新研发。通过工作坊的课程训练,学生将积累智能技术驱动“双碳”创新的相关知识,并有机会深入研究工业、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双碳”技术解决方案。以此为基础,学生将分组合作进行“智能双碳”可视化数据平台的创新研发,以前端UI设计到后端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为立足点,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在整个工作营集训期间,教学与实训内容由易到难,通过GPT编写相应的代码,从数据库及终端上获取历史与实时信息,再结合UI界面的设计,通过GoView平台完成我们”智能双碳”可视化数据平台搭建工作。



图3工作营夜间实训教学场景

图4工作营夜间实训教学场景

图5工作营实训期间的课外作业

图6与兄弟院校在上交设计学院合影

图7与兄弟院校在上交大东门合影留恋

图8书德楼实时可视化数据平台

工作营结业仪式上,胡洁教授《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设计》的报告,让我们更加明白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陈斌副教授《大模型辅助的艺术创作》的报告,让我们领略到了学术前沿的魅力。报告之后,工作坊各小组进行了成果汇报,我们以三亚学院书德楼为研究对象德实时可视化数据平台获得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好评,胡洁教授亲自为师生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图9小组成员与老师合影

图10三亚学院与上交老师合影

图11工作营师生合影留念

图12工作营师生合影留念

参加交大创新设计工作坊的“智能双碳”可视化数据平台研发课程,我们深感荣幸与收获满满。此次课程不仅让我们对国家“双碳”战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让我们亲身体验了智能化、数字孪生在碳减排、碳管理领域的前沿应用。胡洁教授和陈斌副教授的专家报告更是让我们领略到了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这次工作坊“智能双碳”可视化数据平台研发课程,是面向国家“双碳”科技创新战略的前沿课程。通过分组教学与实践,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探索“双碳”目标下的创新研发。该课程立足于国家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聚焦智能化、数字孪生和可视化数据平台在碳减排、碳管理等重点研究领域的应用,致力于通过数据科学和智能技术赋能“双碳”目标的实现。通过参加短期高强度的实验性、研究性前沿技术研发训练,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