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跨校合作 跨界融合:这个“冬天”太SHOW了!

发布时间:2025-01-06浏览次数:13文章来源:三亚学院


三亚的冬天,走过了十六载。


13日晚,三亚学院第十六届“三亚的冬天”服装设计大赛决赛在书德楼喷泉广场拉开帷幕,众多领导、嘉宾、师生以及时尚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四校联台、多元融合的时尚盛宴。本次大赛联合清华大学、东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三所国内顶尖院校,同台展示学生作品,共同绽放时尚光彩。大赛以“融·境”为主题,寓意“融聚交织 时尚之境”,更是校际融合、产教融合、数字技术融合、文化融合。这不仅是一场汇聚创意与美学的时尚盛宴,更是跨区、跨界、并行校园与数字化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跨区合作,共绘时尚蓝图



来自不同区域的高校——三亚学院、清华大学、东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跨越地理界限,以服装设计为桥梁,共同搭建起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不仅打破了校际壁垒,更让不同院校的设计理念与人才优势互补,评审现场还有来自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国内顶尖院校服饰专家共同见证,搭建起跨校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实现不同院校的师生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方法、探讨设计理念,拓宽了学科发展的视野和思路。激荡出创新的活力浪花。


跨界融合,携手行业产业


本届大赛吸引了众多专业服装公司设计师的产协同培养,更有海南省服装设计师协会行业龙头陈孝钢会长的专业评审与建议。他们带着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前瞻的设计理念,与学生们共同探讨时尚的未来趋势。大赛作品以市场为导向,精准聚焦时尚文旅、婚纱摄影、海洋时尚等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设计出兼具热带滨海旅游度假风情与时尚感的服饰产品,有利于实现从校园到市场的有效转化,为地方文旅产业的升级发展贡献力量。这种跨界融合,不仅让大赛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也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同时,大赛还积极践行产教融合的理念,通过与服装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技术融合,数字人紧贴前沿


本届大赛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同时引入了数字人元素展现服装设计的过程。数字人以其独特的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力,让大赛更加时尚和前卫,也为时尚界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而在作品中,智能材料、AI 3D 技术等前沿科技赋能服装设计,带来了从设计理念到制作工艺的全方位革新。服装专业对标行业前沿科技,结合大赛指导,加强教学与应用,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推动学科持续向更高水平迈进。


文化融合,传统传承创新


海南本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流行文化在这里深度交织、彼此渗透,丰富了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拓宽了专业师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专业人才。



本系列聚焦民族民俗主题,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进行创作实践,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第一组 《黎幻山海志》

设计师-卢赞宇/陈稼宜/陈怡飞(三亚学院)


第二组  《灵傩》 设计师-冯斌(三亚学院)


第三组  《丝路唐韵》 设计师-王嵘(三亚学院)


第四组  《苗媚》 设计师-蔡玉林(三亚学院)


第五组  《锦绣黎韵》 设计师-邓艺/代鑫(三亚学院)


第六组  《我的姿态》 设计师-曾锦瑞/吴雨岑(三亚学院)



本系列主打都市时尚主题,涵盖自然风物、人文地理、都市生活等多元领域,采用3D技术、数码印花、烫花、喷绘、蜡染等多元设计手段,展现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


第七组  《如云出岫》 设计师-李佩璇(清华大学)


第八组  《汐屿忆花》 设计师-吴琴慧(三亚学院)


第九组  《漫逸假日》 设计师-冉丝雨(三亚学院)


第十组  《黎风微澜》 设计师-陈星燃(三亚学院)


第十一组  《苗漾》 设计师-李烈念(三亚学院)


第十二组  《梦幻彩屿》 设计师-蔡颜忆(三亚学院)


第十三组  《披星戴月》 设计师-张恒睿(三亚学院)


第十四组  《黎光蓝调》 设计师-陈依然(三亚学院)


第十五组  《山河·黎》 设计师-肖彬(三亚学院)


第十六组  《寻野生活》 设计师-戴宇航(三亚学院)


第十七组  《童年、梦境与躲藏》 设计师-孟依霖(东华大学)


第十八组  《佤··波》 设计师-李依荃(广州美术学院)


第十九组  《蒂斯缤纷坊》 设计师-张婧怡(三亚学院)


第二十组  《果宝特攻》 设计师-马伉俪/张新昆(三亚学院)




此系列以创意礼服为设计内容,突破传统框架,从多元领域汲取灵感,通过创新造型、面料改造、创意装饰等手段打造极具个性与创新力的礼服,为观众展现了“融·境”主题下强大的创新力量。


第二十一组  《彝傩绮梦》 设计师-许燕青(三亚学院)


第二十二组  《听她说》 设计师-游真一(三亚学院)


第二十三组  《玫瑰华裳》 设计师-王莉(三亚学院)


第二十四组  《莲骼》 设计师-周义圆(三亚学院)


第二十五组  《年轮》 设计师-鲁依榕(三亚学院)


第二十六组  《溯古跃金》 设计师-张薰尹(三亚学院)


第二十七组  《芭比自由之缕》 设计师-王琪(三亚学院)


第二十八组  《黎锦霓裳》 设计师-冯馨玥(三亚学院)


第二十九组  《未墟芯械》 设计师-张毅(三亚学院)


优秀作品获奖名单


一等奖《溯古跃金》设计师-张熏尹


一等奖设计师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二等奖 《果宝特攻》 设计师-马伉丽/张新昆


二等奖 《如云出岫》 设计师-李佩璇


二等奖设计师们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三等奖 《未墟芯械》 设计师-张毅


三等奖 《山河·黎》 设计师-肖彬


三等奖 《童年、梦境与躲藏》 设计师-孟依非


三等奖设计师们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最佳工艺奖 《佤··波》 设计师-李依荃(广州美术学院)


最佳创意奖 《黎幻山海志》 设计师-卢赞宇/陈镓宜/陈怡飞


最佳整体造型奖 《黎锦霓裳》 设计师-冯馨玥


最佳市场潜力奖 《黎风微澜》 设计师-陈星燃


最佳人气奖 《披星戴月》 设计师-张恒睿


最佳主题表现奖 《年轮》 设计师-鲁依榕


单项奖设计师们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第十六届“三亚的冬天”服装设计大赛,以一场跨区、跨界、并行校园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时尚盛宴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无尽的创意火花。更如同一座桥梁,有力促进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深度交融与蓬勃发展。


近年来,三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通过大赛平台走出校园,承办三亚市“三月三”闭幕晚会“锦绣黎裳”秀、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消博会”游艇展启航仪式大秀、“热带滨海城市交流活动”非遗时尚秀、“海南黎锦•东盟服装秀”,到承办中廖村“最美村花”活动、多家五星级酒店制服设计、三乐旅游铁路乘务组制服设计,再到这次大赛跨区跨校跨界联动,既促进了专业建设,也不断扩大了社会影响。


 “三亚的冬天”服装设计大赛,将继续秉持着创新、开放、包容的核心理念,为产教融合持续注入澎湃活力与不竭动力。它不仅是服装设计的演绎场,更是三亚这座城市冬季独特魅力的绚丽绽放,让世界见证了三亚在时尚领域的无限可能。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贾玺增教授作为评审组长,高度赞赏大赛作品呈现的亮点,认可不少作品运用前沿科技手段的表现,像 3D 打印技术、AI数字人等让艺术表达更丰富,体现出同学们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的进取精神;也高度肯定了三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贴近市场、紧跟前沿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一等奖获得者张熏尹:

能凭借《溯古跃金》获奖,我倍感荣幸。从最初的灵感到最终成品,一路满是挑战与惊喜。过程中不断得到专业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从设计理念到细节处理,从面料选择到版型设计,让我对服装的整体呈现有了更深刻理解。也非常感谢有“三亚的冬天”这个舞台,让我实现了最初的设计师梦想,看到我的作品在T台上展示,感觉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非常感谢学校的支持、老师的指导,还有伙伴们的帮助。这份荣誉属于每一个为作品付出努力的人,未来我会继续在服装设计道路上深耕,以更精湛的技艺、更创新的思维,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导师杨洋:

三亚的冬天历经16届的发展,每一年的作品都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感受,都会有一些新的突破。这届作品跟历届大赛相比,同学们的设计创意和制作完成度都更好,有民族文化自信和产品思维意识,考虑设计对象的穿着体验,考虑市场需求,特别是这两年AI应用在服装领域的兴起,同学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加以大胆尝试,能够抓住海岛度假及文化旅拍的地域特色,在这次作品设计中呈现了不错的旅游度假服和旅拍造型设计作品。大部分学生的作品都让我感到惊艳。


推荐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