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2:30,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建设研讨会议在书德楼白鹭溪美术馆召开。教育部推动的大学生公共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如何建设,数字技术手段在课程数字化转型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经过一年的建设,人文艺术素养课程迎来第一阶段的建设验收。教务处陈博处长和人文、音乐、艺术学院参与建课的的课程组教师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艺术学院孙晋博院长助理主持。研讨会开始后,首先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了讨论。人文艺术素养课程在知识内容组织上采用模块化编制。分为语言艺术、音乐艺术、造型艺术、艺术与社会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下面又分为五个专题。可以满足不同学科的学习需求。
对课程视频的观摩与讨论进行的比较热烈。人文艺术素养课程采用线上教学形式,制定的视频制作标准可称为严苛。对每一幅画面的影调、语调、照明、场景,字幕、特效,以及服饰、姿态进行了全面审核。音乐学院刘力元老师、人文与传播学院张耀春老师、艺术学院孙晋博助理,分享了他们建课的体验,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和办法。课程制作团队就视频录制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
教务处陈博处长就课程建设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作为一门有抱负的新开公共课程,三亚学院的人文艺术素养课成为学校课程建设年的先试先行者,课程建设坚守三全育人要求,通过跨学院、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统筹全校资源,大胆尝试线上数字化教学新模式。为课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路径。
对课程下一步的优化升级也提出相关建议。作为一门素养课程,要通过有效和有限的知识点讲解,形成知识链接。要让学生始终能够保持新奇与兴趣,在这种链接中形成知识冲浪和短距离知识起降,有效掌握课堂的内容。知识编制要面向学生面对的现实世界,要能够引导学生,为他们带来一种关注和思考。避免硬性灌输观念,要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真正理解知识、习得知识。通过自我完善,实现知识、能力、素养全方面的提升。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课程建设团队搭建了互相学习,增进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明确了我校数字化课程建设的方向和要求,有效地促进数字化课程建设能力的提高。
课程合辑:https://v.ixigua.com/StjAf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