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楠,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2020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公益宣传、困境留守儿童帮扶、贫困救助等公益项目。2019年荣获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目前就职于三亚爱心公益服务社。
赵雅楠(左)毕业合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有着独特的美丽,不需要刻意汇聚,我们要做的就是助力这些小颗小颗的星星,让他们有能量继续发光发热.
――赵雅楠
大一时,一次偶然的机会赵雅楠加入了三亚学院红丝带志愿者协会。起初她对于“禁毒”与“防艾”有些无知甚至恐惧,之后通过培训看到那些因吸毒或感染艾滋病而变得流离失所、痛不欲生的人,愈发想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呼吁大众远离毒品,关注关爱艾滋病和艾滋病患者。在指导老师以及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她克服内心恐惧,在公益宣传路上一步步成长,先后组织参与了50多场的“禁毒防艾”公益宣传活动,默默奉献。
赵雅楠在市区做公益宣传
大二期间赵雅楠与团队成员在社团指导老师刘畅的帮助下,前往三亚市民政局和三亚市救助管理站深入学习社工服务工作。在服务工作中走访并调研三亚市全境内的500多名困境(留守)未成年人,并选取63名特困困境留守未成年人作为首批重点帮扶对象,从家庭、生理、心理健康、综合素质等方面展开关爱帮扶。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这类群体易存在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综合素质能力偏较低,心理及行为容易出现偏差、未能享受均衡化的教育资源等一系列问题。2018年5月―10月期间,基于之前的帮扶成果,整理申报了名为“三亚(困境)留守未成年人关爱帮扶”项目,参与了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中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优秀公益团队角逐,最终斩获全国银奖。
赵雅楠(右三)团队斩获全国银奖
在帮扶过程中,有一个患地中海贫血的6岁男孩让她印象深刻,这个孩子无法进行大量运动,性格内向,做事小心翼翼,陪伴他的只有每天需要服用的大量药物和每月一次换血的痛苦。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个孩子,赵雅楠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这个孩子身上。经过几次互动,小男孩逐渐敞开心扉,虽然不善交流,但他与赵雅楠形成了一种默契,每次见面都会用独属于二人的特殊打招呼方式,之后主动交流在学校的见闻、拿出作业让赵雅楠辅导。在一次陶艺主题活动中,赵雅楠鼓励他积极参与其中,他呈现出来的作品展现出对大千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这件事深深触动了赵雅楠,使她更坚信爱的力量,在之后的公益服务中,她都全身心地投入帮助每一位受助人,听其心声,并竭尽全力解其所忧。
“做公益、不是单纯凭着一腔助人为乐的热情和兼济天下的热枕就可以做好,善良之心加上专业的公益知识才能真正的帮到受助人,从而避免志愿者满足了自己做慈善的虚荣心而受助人却受益不大甚至受害的尴尬情况发生。”这句话一直鞭策着赵雅楠在公益路上前行。这份对的公益的初心、无私奉献及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尽责尽职的态度,广受师生称赞,在2019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开展的评选活动中赵雅楠被授予“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赵雅楠对这个社会、帮扶群体流露出她的热爱与坚守,同时,也收获了来自对方的帮助与爱,在帮扶过程中,她与被帮扶者从最初的陌生,逐渐熟悉,到建立信任,敞开心扉,再到后来被帮扶者会为见面准备舞蹈,赵雅楠感受到了被重视与被需要。这份爱与被爱,她希望继续把它传递下去,用行动将其“娓娓道来"。在毕业面临职业选择时,她选择了将热爱转化成事业,她目前就职于由三亚市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携手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们共同组成的青年爱心公益服务团体――三亚爱心公益服务社,主要负责儿童社工与事实孤儿的帮扶。工作后,她遇到了许多新的东西,使她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这一直激励她保持元气满满的状态,在学习的路上永不止步。
人生,应该把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作为长久规划,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制定小目标去推进它的实现。如果还没认清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那就花大精力去学习。书中的黄金屋,需要我们去了解、挖掘和感受,这个过程也是对自己的升华。或许有时候,现实与理想状态的设想天差地别,随之我们对这件事的热情便会渐渐冷却。但是,请坚持,三四月做的事,七八月总会有收获。
(文:大学生通讯社 李婉萍)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贾梦泽)